深入高原搜集素材、參閱資料500余萬字、數十次易稿……近日,歷時三年多編纂而成的《江蘇省對口支援西藏建設志》由江蘇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面記述了一個省級區域援助西藏的歷程。
11日,在《江蘇省對口支援西藏建設志》新聞發布會上,江蘇省對口幫扶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協調小組成員王志忠介紹,全志全面記述了20多年來江蘇援藏政策、規劃、方案、措施及成效,系統展示了江蘇對口援藏工作在全國領先、創新、有代表性的思路和舉措,是江蘇對口支援西藏的系統性記錄、歷史性總結和深層次再現。
《江蘇省對口支援西藏建設志》共55萬字,分為組織領導、民生援建、產業援建、智力援建、市縣對口支援、援藏人物等章節,并創新性運用全媒體志書的理念,結合了歷史記錄的真實性、文字表達的可讀性、全媒體展示的可視性。
1994年,中央作出了15個省(市)和國家有關部門“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重大援藏決策,江蘇、北京共同對口支援拉薩市。2016 年開始,江蘇在對口支援拉薩市的同時,增加對口支援昌都市(只安排資金、不選派干部人才)。
王志忠說,27年來,江蘇堅持真情援藏、科學援藏、持續援藏,累計安排財政性援藏資金61.3億元,累計選派9批871名干部人才到拉薩工作,完成援建項目600多個,取得了顯著的政治、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為西藏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民族團結貢獻了江蘇智慧、奉獻了江蘇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將援藏資金重點投向民生領域,打造了一大批百姓直接受益的民生工程和帶動效應明顯的產業項目。2018年12月,江蘇援助的拉薩市墨竹工卡、林周、達孜、曲水4個縣(區)全部提前實現脫貧摘帽。
江蘇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世祥說,“十四五”期間,拉薩市建設進入新階段,對江蘇對口支援提出了新要求。江蘇將加碼對人才、產業等多方面的支援,并進一步加大援藏資金向基層傾斜,讓更多群眾從中受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