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6 月1 日兒童節,西藏佛學院與拉薩市第一小學舉行聯誼活動,孩子們一起朗誦詩歌、玩游戲等。記者 江飛波 攝
2020年7月,遼寧省遼陽市第一中學西藏班的126名藏族學生順利完成初中課程,返回西藏家鄉參加內地西藏班中考,準備開始新的學習和生活。 中新社記者 張偉 攝
66歲的陳全銀與65歲的才達是多年的老戰友,1976年同在林芝市墨脫縣當兵。40年前,陳全銀退伍。因為車票,兩人相識。才達邀請這位剛丟了車票的漢族戰友暫住自己家。
正因這次相識,三年后,才達把自己的妹妹托付給了自己的戰友。這位珞巴族老人說:“當兵的時候,陳全銀老實能干,放心地把妹妹托付給他。”
從戰友到親戚,這層關系更親近了。從此,陳全銀安心在墨脫成家立業。5個兒女長大成人相繼結婚,兩輩人共同組成了漢族、藏族、門巴族、珞巴族多民族大家庭。
在此生活數十年,陳全銀能說一口流利的珞巴語,才達老人也能說地道的四川話。多民族家庭的其樂融融不僅體現在語言上,更多融入到了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在西藏,民族團結家庭并不是個例,有不少個人和集體也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目前,西藏全區榮獲國務院表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140個、模范個人189人;西藏自治區級表彰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1794個、模范個人2657人;63家單位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8家基地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拉薩、日喀則、昌都、阿里、林芝5個市地成功創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地(市)”。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不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
西藏自治區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治區1990年確立每年9月為“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月”,全區持續32年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和創建工作,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2020年5月實施了《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這是西藏首次以立法形式對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進行規范,開創了模范區創建先河。根據此條例,西藏自治區研究制定實施了《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規劃(2021-2025)》《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九進”實施方案》等政策舉措。
該負責人說,全面回顧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多年發展歷程,尤其是深入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積累了必須堅持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必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10條基本經驗。
該負責人表示,這些經驗,是黨的民族工作理論和實踐在西藏的智慧結晶,是做好新時代西藏民族工作的寶貴財富,必須長期堅持、一以貫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