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緊扣一站、集約、集成、在線、融合五個關鍵詞,圍繞訴源治理多元解紛、分調裁審、立案服務、審判輔助、涉訴信訪五大業務,將“走出去”“引進來”“強自身”相結合,最大限度使糾紛止于未發、化于未訴,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產生,從根本上減少衍生訴訟案件產生,群眾滿意度大幅度提升。
據西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熊紅利介紹,2019年至2021年,是人民法院推動矛盾糾紛源頭治理邁出新步子、多元化解取得新進展、在線調解實現新突破、一站式化解開創新局面的3年。其中,2019年到2020年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建成“一個中心、十大系統”一站式主體工程,逐步形成訴訟服務“一網通辦”、訴服運行“一網統管”工作格局。2020年到2021年,人民法院立案、調解、速裁快審案件開庭、送達、訴前保全、委托鑒定等主要對外服務事項具備100%全流程在線運行功能;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各法院應用率達100%;跨域立案服務覆蓋率達100%;訴訟服務中心實質性化解糾紛數量達到一審民商事案件60%以上,實現了最高人民法院“三個100%一個60%”目標,推動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號通辦、一次通辦“四個一”工程落地見效。
為扎實推進“互聯網+楓橋經驗”,自治區高法有效打破地域阻隔和時空限制,完成了數字法院系統與在線服務平臺、調解平臺、律師服務平臺、跨境網上立案系統、送達平臺、網上保全平臺、委托鑒定系統、12368訴訟服務平臺、涉訴信訪信息管理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智慧訴訟服務平臺對接工作。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四級高級法官助理索朗多吉告訴記者,在健全“廳網線巡”立體化訴訟服務渠道方面,積極應用智慧訴訟服務平臺,實現參與訴源治理工作數據化、可視化,2021年實現網上立案5375件,較2020年增長140%;在線調解案件6707件,其中,音視頻調解占調解總量二分之一以上,比全國平均占比高出23個百分點;訴前調解成功率87.22%,高于全國平均值23個百分點;近一半的糾紛通過平臺開展訴前調解。全區半數以上律師注冊使用律師服務平臺,累計提供立案、閱卷等網上服務2454次,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訴訟服務應用體系正在加快形成。
索朗多吉說,調解平臺“三進”工作推進,147家人民法庭已全部入駐平臺,占實質化運行人民法庭的100%,在線對接基層自治單位201家,就地解決糾紛4件。全區“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單位增至82家,“點對點”在線訴調對接正在全面推開。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數量增至143家、調解員數量增至265名,同比增加34.6%和96.3%,訴前委派案件調解成功率達87.6%。
此外,推動“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類型化調解室和速裁團隊在全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基本實現全覆蓋,繁簡自動分流全面實現,并做到全區覆蓋。2021年,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速裁快審案件28465件,同比增加86.9%,速裁快審案件平均審理周期47天,較同期普通案件審理周期縮短66%,少數法官辦理多數簡單案件的前端糾紛解決格局正逐步形成。“乃東區法院探索建立繁簡分流規則,構建簡單案件‘速調、速審、速判、速結’的‘四速’審理模式,真正實現簡案快審,平均用時僅為15.6天。”熊紅利說,按照“加快推進跨域立案訴訟服務改革”要求,跨域立案服務實現三級法院和案件類型l00%全覆蓋,并延伸至147家人民法庭,2021年跨域立案1573件。
新聞+ 西藏法院開啟“互聯網+司法拍賣輔助外包”模式
近日,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與浙江一錘定音科技有限公司簽署網絡司法拍賣輔助工作外包協議。自此,西藏法院開啟“互聯網+司法拍賣輔助外包”工作新模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二級高級法官鄒湘江,執行局相關負責人及浙江一錘定音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羅濤等出席簽約儀式。
據了解,自2017年網拍司法解釋實施以來,西藏各級法院堅持網拍優先原則,積極開展網拍工作。但是近年來,隨著西藏法院網拍案件逐年增加,網拍效率未能充分發揮。一方面由于司法網拍涉及了大量的事務性工作,而執行干警又面臨著繁重的辦案壓力,處置財產上拍率并不高;另一方面已經上拍的標的物宣傳和介紹也有限,造成信息不對稱,拍賣成交率也不甚理想。
鄒湘江介紹,引入拍賣輔助機構,對網絡司法拍賣輔助工作實行社會化外包,由受委托的拍輔機構承擔制作拍品說明、情況核查、拍品上傳和宣傳、提供咨詢、現場看樣、拍品保管看管、協助辦理財產交割手續等服務,借助第三方司法輔助機構服務經驗,能有效提高網絡司法拍賣工作效率。同時,引入第三方拍輔機構有利于網絡司法拍賣專業化,并能將執行法官從繁瑣的拍賣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專注于辦理執行工作,將一定程度上緩解西藏法院日益凸顯的人案矛盾,有效提升案件質量,同時縮短財產處置周期,提高人民群眾對法院網拍工作的認可度及滿意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