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委員聯組會時,強調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這一重要論述內涵深刻,是當前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方法指南。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全面、準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先行一步作表率,危中見機、先行開局,是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的應有之義。
把握疫情轉機、復蘇生機、發展契機
把握疫情轉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隨著疫情防控態勢進一步鞏固,全國各地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盡管個別地區疫情有所反彈,但是隨著常態化防控措施進一步落實,疫情將會得到及時有效處置。目前,廣東內防反彈措施有力,外防輸入穩妥推進,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向好、風險總體可控。
把握復蘇生機。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向好,我國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目前,廣東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今年1-4月市場新增在線招聘崗位數量與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
把握發展契機。疫情發生以來,許多行業借勢改革,謀求轉型升級,衍生了一系列市場新業態、就業新形態、發展新生態,受疫情影響的同時也提供了一些靈活就業崗位和增收機會。廣東持續推進調整產業布局、發展優勢產業、擁抱數字經濟。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廣東新經濟增加值占比達26.1%,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別提高1.0個和0.8個百分點。線上教育、遠程辦公等應運而生,智能裝備、健康產業等迭代更新,視頻會議、直播帶貨等迅猛發展。
聚焦小康大局、治理格局、國際變局
聚焦小康大局。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是我們黨對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廣東要做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必須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助力被幫扶地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實踐中不斷助力完善中國脫貧攻堅制度體系,廣東實踐才更具普遍價值、全國意義。這需要進一步聚焦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重點工作,多措并舉克服疫情影響,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建構治理格局。當下,廣東正處于經濟發展轉型期、深化改革攻堅期、社會矛盾疊加期,多種經濟形式、組織模式、就業方式、分配樣式交匯,矛盾風險疊加效應、利益群體聯動效應、信息網絡放大效應等更加明顯。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亟需以“有力政黨”強統籌、強基層、強引領,以“有為政府”優法治、優服務、優效能,以“有效市場”建規范、建體系、建格局,以“有能社會”促參與、促協商、促共享。
嵌入國際變局。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國內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廣東的發展既要立足灣區,也要放眼全球,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目標、更強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在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努力將大灣區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持續拓展發展空間,當好“兩個重要窗口”。
激發干事動力、共治合力、青春活力
激蕩干事動力。“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要持續推進初心使命教育,使每一個黨員干部都心懷理想信念、心有規則戒懼,去思想負擔,促工作落實。要讓實干型人才脫穎而出,在真抓實干中促改革、在能干會干中謀開放、在愛干巧干中求創新、在善干善成中作表率。
激發共治合力。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用好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群眾優勢,深化網格化管理、社會化動員、組團式服務,構建黨委、政府、企業和社會多方協同的治理格局,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激揚青春活力。青年是擔負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要引導青年深刻理解中國夢、投身實踐中國夢,把個人發展進步和民族偉大復興結合起來。打造青年健康發展的政治生態,積極回應青年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引領青年積極參與深化改革開放、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為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貢獻青春力量。
作者系中共廣東省委黨校行政學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
王孝松: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當前,在國際國內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的背景下,我國高度重視全面提升對外開放的水平與質量,以開放的新突破助推改革發展,以高水平開放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詳細] -
張云飛:推進能源革命 助力脫貧攻堅
能源可持續性是影響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變量之一。在滿足人民群眾用能需求的同時,我們必須大力提升人民群眾能源革命的自覺,以之倒逼能源生產革命。 [詳細] -
王一鳴:落實“六保”任務 穩住經濟基本盤
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世界經濟深度衰退,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