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科技是指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在證券投資領域中的應用。粵港澳大灣區擁有發展證券科技的產業基礎和政策條件。提高證券科技水平,可以優化科技資本供給,為大灣區科技創新帶來可持續資本來源。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數字技術與產業活動廣泛融合,將推動灣區企業的全面數字化轉型。灣區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升級融資需求,以及跨境金融產品與服務需求大幅上升,這將為金融科技賦能區內證券資本活動帶來前所未有的戰略新機遇。
大灣區需要進一步提高證券科技水平。2019年以來,伴隨資本市場改革加速,股權融資大發展時代已經到來,面對市場交易和融資量的回歸增長,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線上需求,大灣區證券行業加快了金融科技布局,著力新數字科技與業務的融合發展,其解決方案和成果應用展現了積極成效。但相對于中央要求大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發揮資本市場對于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的樞紐作用,特別是為大灣區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可持續分階段成長資本來源所需的融資需要來看,仍有相當差距。金融科技在資本市場的應用,在便利企業融資、滿足投資者多樣化需求及資本的互聯互通方面還存在諸多痛點和阻滯。總體來看,目前大灣區證券科技發展不及銀行、保險,從市場基礎設施到前端應用都還有著巨大潛在發展空間。行業主體和監管當局需要更高程度的協同創新,提高大灣區證券科技水平。主要著力點應當包括:
一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行業應從戰略發展的高度,積極開發運用新科技,提高科技應用水平,提高系統集成自主性,推動行業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形成大灣區證券行業創新驅動發展新格局。
二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證券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當前大灣區證券科技應聚焦大數據基礎設施、數字資產交易等關鍵領域,著眼于構建未來證券科技基礎設施。包括:建立符合數據科學特點的治理結構;加強金融科技領域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系統安全能力建設;大力支持專業化數據存儲、公共云、專有云平臺建設,發展分布式架構;著重解決數字資產交易所面臨的數字權屬不清和數據估值難兩大痛點,克服數字資產交易的基礎性難題。
三要加快推進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構建大灣區聯盟鏈私募股權交易平臺,為創新科技投融資雙方提供新的對接方式和創新產品。私募股權市場成為科技創新企業重要資本來源的核心依據在于信任。作為一個全新的去中心化體系,區塊鏈利用鏈式數據結構來儲存與處理信息,其數據不可偽造篡改,使資本市場建立一個全新、高效的信任體系成為可能;區塊鏈具有高適用性,在建設和運行模式上高度靈活,它的開放性、智能合約、穩定可靠等技術特征可以很好解決行業的一系列痛點,特別適用于股權融資這類復雜程度高、網絡參與主體較多、需要數據高協同性、網絡結構不斷吐故納新等類型的交易。目前,可以考慮在港交所、深交所區塊鏈試點基礎上,納入廣州股權交易中心,重點擴大私募股權交易平臺建設,采取聯盟鏈方式,構建粵港澳聯通的大私募股權交易平臺。這既有助于擴大科技創新企業成長中前期資本來源,還可以克服三種貨幣區的資本流動障礙,助力大灣區證券市場的一體化發展。
(作者系廣州商學院教授)
-
徐洪才:助力上海晉升全球金融中心前三名
浦東30年發展也將上海打造成為中國金融開放的前沿陣地、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區,并建成了一個功能完備、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服務體系。 [詳細] -
許維鴻:富士康在美投資案例的啟示
據美國媒體報道,當年曾被美國總統特朗普吹噓為“第八代奇跡”的高科技招商項目——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投資100億美元建設的液晶顯示屏工廠正面臨“牛皮吹破”的風險。 [詳細] -
李江濤:科技創新驅動助力深圳綠色高質量發展
綠色發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保障,它是親環境的發展范式。在中觀層面,要深入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生產要素投入效率在綠色產業鏈中各行業產業的不同表現,大膽實現制度經濟學路徑創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