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步入城鎮化較快發展的中后期,快速城鎮化過程中積累的問題逐漸顯現。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監管效能,是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政府管制(監管)論壇上,來自國務院參事室、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等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加強政府有效監管,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開展研討交流。
加強底線管控是確保城市更新有序推進的前提。與會專家提出,當前城市更新面臨頂層設計不完善,法律法規不健全,標準規范不到位等困境與挑戰。城市更新要把滿足人的需求放在首位,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提高治理能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為此,專家建議,需要政府在拆除規模、增建規模,住房租金漲幅,新建建筑高度,傳承歷史文化,居民搬遷規模等方面加強底線管控;特別是在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摸清市政設施底數,消除安全隱患,強化建設改造,提升防洪排澇能力,踐行韌性城市建設理念。
構建網格化管理模式是提高政府監管效能的有效途徑。專家認為,精細化、網格化管理系統是政府提供的重要的公共品之一。隨著智慧城市數據的不斷更新構建,由智慧城市生成的技術和設施在城市網格式管理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借助網格化的管理模式和技術應用把城市里面復雜多變的基礎設施和人類的活動變得相對靜止,相對確定且便于管理。
強化安全監管為提升風險防控應急能力提供有力保障。近年來,城市能源基礎設施事故事件頻發,亟須加強電力、燃氣等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維監管,切實保障能源系統安全可靠運行。與會專家認為,安全監管是新時代能源監管體系的核心內容之一,建議從國家層面通過立法方式構建能源行業監督管理框架,明確政府和監管機構的職權、監管機構的職責邊界等。另外,在“雙碳”目標制約下,政府同樣面臨新能源發展及基礎設施安全監管的問題,與會專家以氫能安全監管為例,建議政府將氫能源安全納入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管范疇;加強加氫站建設質量和安全設施與主體設施同步建設的監管;政府應高度重視氫能全產業鏈的碳排放監管,以保障氫能經濟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重點智庫中國政府監管與公共政策研究院)
-
金觀平:加大對基礎設施融資支持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6.7%,增速比前4月加快0.2個百分點。當前,基礎設施投資加快,穩投資力度持續加大,投資的增長支撐作用進一步加強。[詳細] -
汪文斌:打著基建旗號推進地緣政治的算計不受歡迎也不會得逞
美國白宮安全顧問沙利文日前透露,拜登將在G7峰會上宣布一項新的全球基建倡議,以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詳細] -
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人民時評)
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