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享其行、物暢其流”初步實現
【解碼十年】
作者:石寶林(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院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行業始終把服務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作為主攻方向,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迎來了由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我國堅持交通先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世界級港口群,航空航海通達全球,綜合交通網突破600萬公里。我國堅持創新引領,高鐵、大飛機等裝備制造實現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占全球總量一半以上,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運,交通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這十年,我國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日益完善,有力保障了國內國際經濟循環暢通。基本形成以“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為主骨架、內暢外通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高速鐵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頒證運輸機場、郵路和快遞服務網絡長度居世界前列。高速鐵路對百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超過95%,高速公路對2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超過98%,民用運輸機場已覆蓋92%的地級市。規模巨大、內暢外聯、智能綠色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有力服務支撐了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的高效高質運轉。交通運輸縮短了人們的時空距離,深刻改變了城鄉面貌,加速了物流和經濟流,不僅有力支撐保障了國內經濟循環暢通,也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十年,我國交通運輸關鍵裝備技術自主化國產化水平全面提升,正加速邁向世界前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實現世界上首次時速420公里交會和重聯運行,智能型動車組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功能;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成功試跑;具備跨國互聯互通能力的時速400公里可變軌距高速動車組下線。盾構機等特種工程機械研發實現重大突破。大中型郵輪、大型液化天然氣船、極地航行船舶、智能船舶、新能源船舶的自主設計建造能力增強。中國已成為重要的港口裝備制造國和出口國。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支線客機ARJ21開始商業運營。快遞分揀技術快速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我國交通運輸正努力實現核心技術產品自主可控,完善創新鏈、產業鏈,增強國際競爭力,維護國家科技安全。
這十年,我國綜合交通服務能力大幅提高,人民滿意交通建設成效顯著。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客貨周轉量、港口貨物吞吐量、郵政快遞業務量、城市軌道客運量等主要指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運輸最繁忙的國家之一。從2021年數據來看,平均每天約有超過6.9萬艘次船舶進出港,飛機起降2.68萬架次,快件處理接近3億件。“互聯網+交通運輸”新業態快速健康發展,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在全國325個地級以上城市運營,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日均使用量約3300萬人次。新業態健康發展更好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出行需求,“人享其行、物暢其流”初步實現,交通運輸成為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的領域之一。
這十年,我國交通運輸現代治理能力與治理水平持續提升,逐步夯實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基礎。在法治軌道上推進交通治理創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進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建設。立足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謀篇布局,促進不同運輸方式法律制度與標準規范的有效銜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完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的意見》,構建了包括跨運輸方式法規系統、鐵路法規系統、公路法規系統、水路法規系統、民航法規系統、郵政法規系統等六個系統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框架。積極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與交通運輸管理服務深度融合,國家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初步建立,部省、部際間數據交換共享框架基本構建,交通運輸數據資源共享不斷深入。
當前,我國已邁上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新征程,交通運輸業將堅持開拓創新,為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為努力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