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醫院開設武醫養生門診 將武術融入中醫診療
【解說】6月9日,在四川省骨科醫院治未病中心一樓診室出現這樣的場景:在醫院運動醫學科中醫醫師羅婧婷的帶領下,幾名患者一起練習五禽戲、太極拳等傳統功法,一招一式盡顯專業。
【解說】據悉,四川省骨科醫院于近日開設武醫養生門診,練習養生功法就是該門診特色診療法中的一步。“武醫”即武術與醫學相結合形成的武術醫療,是由長期從事武術運動的治療師,根據中醫理論并結合特有的方法,作用于人體經穴、病體的一種醫療保健手段。
【同期】四川省骨科醫院運動醫學科中醫醫師 羅婧婷
我是四川省骨科醫院武醫養生門診的一名醫生,我曾獲得過全國武術冠軍、四川省武術全能冠軍。這是全國首家公立醫院的武醫養生門診,也是一個特色門診。從字面來說“武醫”,這個“武”就是武術、導引術,一種運動的方式,這個“醫”就是醫學。武醫養生門診就是通過傳統的養生功法,比如說我們常見的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這一類的養生功法,針對不同的人群,選擇不同的鍛煉方式,因人而異地鍛煉,達到更有效的防病治病的作用。包括今天上午,門診號也是掛滿了的,大家還是有治未病的理念了。
【解說】在武醫養生門診,醫生首先會對患者的體質和癥狀做出判斷,然后再為患者定制合適的鍛煉和調理方式。此外,醫生還會通過專業儀器,測試計算患者最佳的運動強度。
【同期】患者 肖先生
我主要是因為有運動習慣,這段時間運動的時候有一些感覺不太好,所以就想找個地方看一看,有朋友推薦,就到這邊找羅醫生看一下。羅醫生剛才教了幾個動作,可能就是平時鍛煉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小部位力量的穩定性訓練,還是導致有一些力量支撐不了。剛剛有幾個動作其實平時沒練過,應該是會有一些幫助的。
【解說】羅婧婷介紹,武醫養生門診的一大特點就是,醫生更加突出養生保健手段,弱化醫療手段,強調患者的主動參與。這樣可以增加治療的舒適性,有利于患者堅持。
【同期】四川省骨科醫院運動醫學科中醫醫師羅婧婷
因為這是一個改變理念的門診。很多患者出現了問題,疼痛了才來醫院。所以對前期的一些患者來說,我們可能是以先緩解疼痛為主。比如說我們剛剛帶著大家練習的八段錦里面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和“五勞七傷向后瞧”的動作。可能在平時的生活中,他可能坐久了,或者是伏案工作久了過后,他就起來稍微活動一下,這個癥狀可能就緩解了。
【解說】院方表示,開設武醫門診的目的就是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優勢,推動治未病理念普及,從而帶動中醫產業發展。
【同期】四川省骨科醫院主任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運動醫學分會主任委員虞亞明
“武”其實代表是運動,它并不單純是武術。當然,在我們開設(武醫)養生門診的同時,武術肯定是中國傳統的功法,對養生是極有好處的。緊接著我們這個科室,還準備成立一個武醫手法門診,從手法這個角度,從非藥物治療這個角度,從全民需要這個角度。我們體質是可變,但是用運動來調體質現在就沒有(這個概念),中醫運動醫學就要建立這個概念,用運動來調我們體質。
陳選斌成都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