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夯實“兩個責任”守護食品安全
“我們設置了專門食品安全員,每天檢查熟食防塵罩、生熟食擺放、保健食品上架等是否規范,不僅提升了公司管理水平,也保障了消費者飲食安全。”近日,談起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的成效,亳州市利辛縣興客隆超市負責人姜芝欲說。
7月3日,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印發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簡報,將亳州市的經驗做法向全國推薦。
亳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協調科科長白廣東介紹,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是指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好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是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守穩筑牢食品安全防線,增進民生福祉的有效舉措。
國務院食安辦部署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以來,亳州市在前期夯實組織基礎、強化技術支撐,在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2.0版的基礎上,全面升級3.0版。
“用組織保障推動落實地方黨委和政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制;用制度機制壓緊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用數智賦能確保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在全市落地落實、開花結果。”白廣東說,相較2.0版,3.0版工作機制更加科學高效,數據系統更加先進完備,從原先基礎的應用功能,新增社會監督、四方責任貫通及相關學習宣傳等功能,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走深走實。
亳州市搭建數智化的操作管理系統,形成月考核、季調度、半年分析、年度考核、嚴格獎懲等工作機制,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效能,有效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今年上半年,該市主要負責同志均在每月考核結果和次月重點工作報告上批示具體意見。
“截至6月底,亳州市有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有效數據73312家,該市所有獲得許可的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將全部納入數智管理平臺,由各縣(區)主動認領主體、匹配包保干部,并組織開展督導。”白廣東告訴記者,亳州市持續優化升級“兩個責任”數智管理平臺,在實現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包保干部督導的基礎上,歸集監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分類與端口,實現四方責任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織密織牢食品安全四方責任體系,倒逼企業增強主體責任意識,以智慧監管推動食品安全工作提質增效。
為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亳州市把“兩個責任”與食品安全各環節、各領域逐步密切結合,創新打造食品安全“1+N”工程:“1”即“兩個責任”數智管理平臺;“N”包括“亳食安”食品生產環節監管,“亳通安”食品流通環節監管,“亳餐安”餐飲服務環節、外賣數智封簽、制止餐飲浪費監管,“亳檢安”食品抽檢監管等若干子項。
該市通過不斷豐富完善食品安全“1+N”工程,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記者 武長鵬 通訊員 任雷)
·編后·
亳州市瞄準群眾“關心事”,持續完善機制、優化平臺、強化監督和提質擴面,全面升級打造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通過建設數智管理平臺,打通信息壁壘,護航廣大群眾的食品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