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精準服務惠及新型經營主體
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際需求,搭建服務平臺,創新服務機制,集聚發展要素,更好地發揮他們引領推動現代農業的主力軍作用,破解“誰來種地”難題,帶動小農戶在農業現代化道路上共同發展
“番茄什么品種好?”“油菜還能開發出哪些新產品?”“種菜要怎樣上保險?”……近日,在江蘇南京舉辦的興農服務日活動現場,參加活動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有關部門、科研院所座談后,不僅為自己關心的問題一一找到了答案,還能獲得持續跟蹤服務。
相對于小農戶的一家一戶經營,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規模更大、經營活力更足、發展實力更強。近年來,隨著相關扶持政策接續出臺、資金投入不斷加大,各類新型主體呈現蓬勃發展之勢。據統計,目前全國家庭農場數量已達391.4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22.2萬家,全國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萬余家。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穩定發展和模式創新,不僅促進了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在農業生產中加快應用,也在破解“誰來種地”難題、助力鄉村產業興旺、帶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僅看帶動能力,這些經營主體已輻射帶動超過1.2億戶小農戶。
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雖然在規模和實力方面更具優勢,但當前仍然面臨亟待解決的問題。從自身發展看,他們不僅和小農戶一樣要應對自然和市場風險的難題,而且,他們對基礎設施條件夠不夠好、經營理念夠不夠先進、市場信息夠不夠及時、人才資源支撐夠不夠給力、資金技術服務夠不夠充分等方面的需求更加強烈,迫切需要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精準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建強現代化農業經營體系是現階段我國農業發展適應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重大現實需要,也是推動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今后一個時期,小農戶數量眾多依然是我國的基本農情,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強國,要依托雙層經營體制走適度規模經營之路,加快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如何更好地助力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為他們提供所需所盼?南京興農服務日活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要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真正成為主力軍,針對他們的實際需求,搭建服務平臺,集聚發展要素,為產業把脈、為主體解憂。與此同時,要創新服務機制,擴大服務覆蓋面,讓服務長效化,讓新型經營主體持續受益。希望有更多這樣實實在在的服務,助力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帶動廣大小農戶從農業經營中受益,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澎湃動能。(曉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