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撬動要素集聚加快高精尖產業發展
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科技成果中試轉化,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三年來順義區累計支持科技項目1921個,投入科技資金7.2億元,進一步吸引、集聚、扶持科技企業,有力支撐了順義高精尖產業發展。
在光明街道東興社區,上了歲數的居民可以來到小區里的心康護理站,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運用生命體征監測系統測量血壓,通過遠程聯接與北京天壇醫院的專家面對面交流。居民的健康數據情況實時上傳,問診后專家根據居民的實際情況即刻給出養護建議。
心康護理站是利用5G大數據采集和分析技術建立的醫養結合護理站,是中關村醫學工程健康產業化基地科技成果轉化示范項目之一。該基地位于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是一個支持醫藥、醫療器械創新和產業化落地的公共服務平臺,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共建,先后獲得“北京市創業孵化示范基地”“融通型專業載體”等稱號。該基地負責人鄒穎介紹,自2019年運營以來,中關村醫學工程健康產業化基地已孵化出4家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1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瞪羚”企業等。
高新技術企業是衡量一個區域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依據。2019年,順義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科技型企業發展,在科技研發、創新交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給予企業資金支持。三年來,累計支持科技項目1921個,實際扶持資金約7.2億元,同時,依托首都科技平臺優質資源及科技創新政策,三年來共支持小微科技企業52家,累計發展成員單位362家,有效激發了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的科技創新活力。
目前,順義區高新技術企業中上市企業有48家,占全區上市企業總數的41.4%;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349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77家,占比超過50%。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高效成長,為區域經濟積蓄了創新動能、注入了持續活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近日,我們在全市率先成立區級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專班,研究部署19項重點任務、63條工作內容,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機制保障。”順義區科委副主任滕莉說,下一步,順義區將堅持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專班運轉效能,加快出臺新的科技政策,打通落地轉化“最后一公里”,撬動更多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集聚,提升全區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