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規模國人基因庫問世
本報訊 (特約記者朱凡)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領銜中國代謝解析計劃(ChinaMAP)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在《細胞研究》雜志首次報道了對27個省份、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這為疾病機制研究、預防、遺傳咨詢和公衛管理提供依據。
據介紹,研究團隊完成了中國人群遺傳變異數據構建、中國人群體結構分析、基因組特征比較以及變異頻譜和致病性變異解析。ChinaMAP一期數據庫包含1.36億個基因多態性位點SNP和1000萬個插入或缺失位點(NDEL),其中一半是國際通用的多個數據庫中均沒有的新位點。
研究揭示,中國人群中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慢性胰腺炎、遺傳性掌跖角化癥等疾病的致病基因變異攜帶者較歐美人群更多,且具有地域分布特征。研究組對中國人的營養代謝和藥物代謝相關遺傳特征也進行了分析比較。比如,酒精代謝能力,從總體上看,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相對好,藏族、蒙古族、彝族人和河南人酒量居于全國前列,山東人酒量并不突出,福建人和廣東人排在最后。研究證實,導致喝酒臉紅和酒精代謝能力差的乙醛脫氫酶2基因rs671變異是東亞人特異性的,在中國人群中的攜帶者遠高于全球其他人群。rs671變異也是誘發食管癌發生的重要風險因素。
另外,研究團隊也對抗凝藥華法林的減量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氯吡格雷的適用人群分類、他汀類降脂藥副作用風險人群進行了分析。例如,對于高脂血癥常用的降脂藥辛伐他汀,中國人中有超過20%的個體存在橫紋肌溶解這一不良反應的風險,提示了針對我國人群特征的藥物基因組研究和藥物基因檢測的重要性。
研究還探索了肥胖遺傳因素。研究團隊發現了東亞人群新的特異性CADM2基因位點,該位點在動物研究中證實參與體重調節。而FTO等在歐美人群中發現的肥胖相關基因位點,在中國人群中分布不顯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