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養雞“大老粗” 如今生態養殖戶
“空氣清新了,惡臭消失了,污水不見了,現在的環境還是相當的巴適?!奔易≈貞c市綦江區某蛋雞養殖股份合作社旁的霍春秀向記者感慨道。
很難想象,幾年前的這家蛋雞養殖股份合作社還是惡臭彌漫,鄉野田間隨處可見流出的污水,周邊雞糞隨處堆放。村民也因此怨聲載道。
如今,經過引入先進的科技設備,建設規范的環保設施,不僅改善了環境,還帶動了周邊村民經濟增收,催生出一條綠色發展產業鏈。
雞糞處理成難題
“我們小時候,能吃到一枚雞蛋就是件幸福的事?!钡半u養殖股份合作社總經理劉仕雄感慨地說。
沒有技術老師和人員,就全都自己上;沒有專業技術和知識,就網上搜索相關信息自學。10年過去,劉仕雄早已成為一位蛋雞養殖達人。
可是養雞達人也有難題,那就是雞糞的處理。
“雞糞處理讓我十分頭疼,按照過去的處理方法,一個周期下來雞糞堆得像小山一樣,對環境污染十分嚴重?!眲⑹诵蹮o奈地表示。
劉仕雄并不是沒有想過辦法,他提出直接作為肥料將雞糞掩埋在土壤里,但當即被區農委專家制止了?!皼]有經過滅菌、消毒的雞糞,會直接損壞土壤的結構。”這是專家當時告訴劉仕雄的。就這樣,雞糞處理的難題始終困擾著劉仕雄。
轉折出現在2016年年底,綦江區農委再一次找到劉仕雄,讓他參加養殖學習班。
幾個月后,劉仕雄返回綦江,和他一同返鄉的,還有兩臺“蛟龍號”自動清糞設備裝置。
設備升級助環保
功夫不負有心人,設備投資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劉仕雄介紹,2017年,在引進兩臺自動清糞設備裝置的同時,他還更換了自動喂料系統、自動飲水系統、自動集蛋系統等數項設備裝置。
記者了解到,在引進自動清糞設備裝置后,兩臺機器可輪流24小時不間斷工作,在經過暫儲池后直接通過輸送帶或人工上料方式,將雞糞轉至自動清糞設備。
此后,根據雞糞量加入輔料,譬如米糠、稻殼等,達到稀釋雞糞中水分的目的。在經過多次發酵、高溫殺菌等處理后,徹底將雞糞轉化為經濟產物——松散、無臭味的有機肥,年產可達2000噸以上,直接帶來經濟收益超100萬元。
企業實現增收的同時,還不忘輻射性帶動周邊發展。
“有機肥出現之后,我們種田的肥料再也沒花錢買過,想吃雞蛋也不用花錢。”霍春秀笑著說,“我們上了年紀,他(劉仕雄)很照顧我們,需要肥料都是他扛到家里,還經常送雞蛋,拉有機肥他都不收錢?!?/p>
“有機肥不僅能替代化肥等化學物質,而且還保護土壤、提高農作物產量,促進增收?!眲⑹诵郾硎?,對附近村民不收取有機肥料費用,一方面是為了降低周邊村民耕種成本、提高產量,直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村民們的環保意識,讓村民切身感受到保護環境帶來的利好。
空氣好了、惡臭沒了、收入高了、大家笑了。3年來,劉仕雄注重生態環保理念,堅持生態優先,加大資金投入,將養殖業與生態環保工作有機結合,全面實現了機械化養殖與蛋雞糞污發酵無害化處理。支持當地群眾使用雞糞有機肥進行無公害蔬菜種植,使企業深受群眾歡迎,實現了企業發展、群眾受益、生態環境得到保護的多贏。
一企多鏈共發展
為了在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長遠,劉仕雄又建設了規范的環保設施,包括500立方米的沼氣池、沼液池以及還田利用系統裝置設備。通過生產有機肥替代化肥種植果蔬,在為周邊5個農牧業基地共2000畝果蔬糧基地提供優質有機肥的同時,養雞場還自建數畝果園,種植柚子、橘子等多種水果,直接帶動上萬元的經濟增收。
“科學處理利用雞糞,不僅保護了環境,生產有機肥還可以發展綠色水果、蔬菜、糧食基地,推廣種、養結合的循環利用,促進農、牧業良性循環,實現有機產品可持續發展,致力發展現代循環生態農牧業?!睂︷B雞場的轉變,綦江區農委專家給予了肯定。劉仕雄也笑稱,自己過去頂多只能算個粗放的養雞戶,如今才真正稱得上深諳綠色發展之道的養殖達人。
據了解,綦江區按照農、牧綜合循環經濟發展思路,推廣“畜牧養殖業+沼氣+優質有機肥+綠色養殖”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從而實現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而伴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開花結果,越來越多的綠色發展故事,正在綦江的鄉村田野中不斷上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