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改善水環境質量肯下苦功不惜力
常在府河邊釣魚的老劉是土生土長的河北省保定人,這幾年他眼看著府河的水變清亮了。老劉說:“前幾年這河水都是臭的,現在好了,河里的魚越來越多了,有時還能看見野鴨子,小時候的景象又回來了?!?/p>
穿城而過的府河見證了保定市水環境質量的改變。近年來,圍繞“不讓一滴污水進入白洋淀”的目標,保定市努力從源頭上解決水污染問題,全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擴容,加大涉水工業企業治理力度,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整治,綜合施策開展河湖整治行動,推動全市水環境質量實現了長期、穩定、顯著改善。
提標擴容,污水處理能力和水平“雙提升”
府河是保定人的“母親河”,曾幾何時,這條河流成了“納污河”,在接納了上游工業廢水和城區生活污水后,河流水質變差,“臟亂臭”一度成為府河的標簽,雖歷經整治,但收效甚微。
為還清“母親河”,減輕入白洋淀污染負荷,保定市從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和水平入手,對標對表河北省《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擴容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逐年提高。
“經過提標擴容,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到了《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年處理污水能力達3000萬噸。”位于保定市西北郊的魯崗污水處理廠是負責市區污水處理的樞紐之一,保定市排水公司總經理王思宇介紹說,在處理能力和水平實現“雙提升”同時,污水處理廠還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采樣監測,出水水質一旦超標就會報警,這保障了污水處理廠持續穩定達標。
魯崗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是保定市提升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水平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2019年,保定市提前一年完成了29座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任務,出水水質平均提高了兩個類別;另有7個污水處理廠將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提標改造,屆時,保定市轄區內城鎮污水處理廠將全部完成提標改造,出水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Ⅳ類。
在污水處理能力方面,截至今年8月,保定市已投運污水處理能力近160萬噸/日,比2015年底增加了35%。
為降低雨水水量對污水處理廠的沖擊,保定市全力推進雨污分流改造。截至2019年底,保定市主城區、蠡縣、滿城等沿河重點城區主干道路初步完成雨污分流建設,新建雨污管網159公里。今年,保定市又有14個縣城啟動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計劃新建雨污管網213公里,雨污分流改造后可進一步提高污水收集處理效率,改善水環境質量。
從末端到源頭,工業污水治理“全鏈條”加強
“群山西峙,眾水東瀛”。由于位于白洋淀上游,保定市境內所有河流均匯入白洋淀,沿河分布的特色產業集群,高耗水、高污染行業成了保定市水環境治理的重中之重。
造紙業是保定市滿城區的傳統產業,這些企業大部分集中在大冊營鎮。由于造紙行業是高耗水、高污染行業,加之大冊營鎮位于白洋淀上游,環境治理壓力越來越大。
“為了改善水環境質量,滿城區本著淘汰小企業、規范大企業原則,對造紙產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治與調整。經過整治,大冊營鎮造紙企業由頂峰時期的300多家減少至51家。”保定市滿城區大冊營鎮環保所工作人員劉鋒對記者說,“為了防止企業偷排偷放、超標排放,大冊營鎮對保留下來的51家造紙企業實行了‘一廠一管’改造和在線集中監測,企業污水達標排放后進入污水處理廠再處理,確保出水COD濃度控制在30毫克/升以內,達到了河北省《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重點控制區排放限值。”
滿城造紙產業的蛻變,正是保定市加大工業污水治理力度的縮影。不斷提高排放標準,高陽的毛巾產業、蠡縣的皮革產業、順平的腸衣產業等沿河涉水產業集群正經歷著“脫胎換骨”的蛻變。
在加大末端治理力度的同時,保定市還大力推廣清潔生產技術,從源頭和生產“全鏈條”著手,減少水污染物排放。近年來,保定市先后對造紙、印染、制革、氮肥等重點涉水行業的123家企業進行了清潔化改造,省級以上涉水工業園區全部建成獨立的污水處理設施或依托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實現污水集中處理。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于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堅持依法治污,嚴厲打擊各類涉水環境違法問題,自2017年起,保定市連續3年開展涉水企業專項執法行動,僅在今年開展的“走遍保定”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中,保定市就立案處罰涉水環境違法案件193起,追責問責3人,為水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法治保障。
點面結合,農村污染治理全面提速
在全面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工業企業污染排放點源污染治理的同時,保定市堅持綜合施策,全面“提速”農村生產生活等面源污染治理,進一步削減入河入淀污染負荷。
如何杜絕沿河村莊垃圾、污水入河?唐縣齊家佐鄉葛公村將村里的生活垃圾統一回收,拉到冀中水泥廠集中處理,“現在全村大街小巷布設了一百多個垃圾桶,定時有車輛來把生活垃圾統一運走”。
如今,像葛公村這樣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方式正在成為“標配”。保定市通過購買農村生活垃圾市場化清掃清運服務,環雄安管控區和主要入淀河流兩側村莊全部納入城鄉一體化垃圾收集處理體系,逐步建立起了農村垃圾處置長效機制。
解決農村生活污水亂排濫倒問題,保定市結合農村改廁工作,推進645個村莊實現污水治理,4063個村莊實現污水有效管控,完成1424個納污坑塘的水體整治,推進了農村水環境質量改善。
為削減農業面源污染,保定市劃定了423個畜禽禁養區,全市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達到100%,糞污綜合利用率97.3%;全面實施“入淀河流、干流、河道管理范圍外延15米內嚴禁使用化肥、農藥”,有效改善入淀河流水質。
依托河湖長制,開展河道清理行動削減內源污染
與眾多官方河長不同,保定市環保志愿者協會負責人孫建新是一位“民間河長”, “我們協會的志愿者們只要一有空就會到自己負責的河段去巡河,發現問題通過河長制平臺上報,官方河長會接力處置問題,消除污染隱患?!?/p>
在大力削減入淀入河污染負荷基礎上,保定市依托“河湖長”制,持續開展河湖清理行動,整治河道垃圾、非法排污、涉河違建違障、非法采砂等影響河流水質的內源污染,確保水清河暢。
據統計,自2017年以來,保定市通過河湖清理行動,累計清除各類垃圾1025萬立方米,拆除違建違障1228處,封堵各類非法排污口1785個,取締非法采砂廠79處,治理采砂坑96處,并樹立了近7000個各類警示或標志牌,有效改善了河流水生態環境。
經過3年多的治理,山水保定,如今碧波清流再現?!?016年,保定市11個國省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比例45%,劣Ⅴ類比例45%?!北6ㄊ猩鷳B環境局副局長韓海軍介紹說,雄安新區設立后,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保定市水污染治理進入“快車道”。到2019年底,經過3年治理,保定市11個國省考斷面中除了漕河馬莊斷流外,其他斷面水質全部達到考核要求,水質優良比例63.6%,全部消除劣Ⅴ類,特別是入淀河流水質達到近20年來最好水平。
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府河入白洋淀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比上年下降21%、45%、49%,孝義河入白洋淀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比上年下降4%、71%、40%。府河、孝義河等入白洋淀主要河流水質大幅改善,全部達到了Ⅳ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