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一株青稞的“綠色循環記”
產自青藏高原高寒地帶的一株青稞,被運往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后,可以經古法工藝被釀成美酒,可以被加工成餅干、代餐粉等休閑零食,亦可提煉萃取其精華,制成面膜、護手霜……
近些年,在綠色循環與科技創新的推動下,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草原、口感粗糙的青稞,正從藏族民眾的帳篷走向千家萬戶的餐桌、化妝臺,其價值被不斷發掘、轉化。
“目前,我們打造出一條從青稞種植到收購、釀酒,酒糟循環利用的全產業鏈條,不但創造出經濟效益,而且實現了綠色可持續發展,產業鏈惠及民生萬余人。”10日,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銀會在“海東這十年·青稞產業發展成果匯報會”上表示。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地處青藏高原海拔2600米的盆地,青稞酒釀造歷史逾700年。目前全縣注冊商標酒企超30家,各類作坊百余個。2022年以來,當地官方出臺三年行動計劃,致力于打造“青稞美酒”名片,建設青稞產業振興示范區。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工信局副局長賈玉盛表示,該行動計劃以綠色產業園為平臺,著力培育契合市場需求的青稞多元產品和酒旅融合新業態,推動青稞產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釀酒剩下的青稞作為酒糟,被作為飼料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向養殖戶提供。”賈玉盛介紹,同時以酒糟為原料,研發面膜、護手霜等附屬品,實現綠色循環無污染,延長青稞產業鏈。
隨著高原生物食品研發機構與當地企業的合作,目前,符合綠色健康理念的青稞紅曲茶、青稞菊杞茶、青稞掛面、青稞方便面等產品已面向全國市場銷售。
“我們也在不斷豐富青稞酒文化載體,打造青稞酒特色小鎮,發展青稞種植、打碾豐收、釀酒體驗的旅游新業態及青稞酒博物館、生態釀造基地工業旅游景區。”賈玉盛說。
近年來,青海省先后啟動實施青稞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成立產業聯盟、出臺加快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堅持走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道路,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
在海東市互助縣青稞產業園,養生飲品、保健品、小包裝食品、化妝品、酒糟飼料加工等項目正招引布局。“我們將一如既往支持企業產業升級、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加快青稞產業綠色循環發展。”海東市委常委、副市長袁林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綠肥養土 農田更“綠”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耕地面積的多少和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糧食安全問題。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建設高標準農田……[詳細] -
青海省新添3個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
近年來,青海省根據農業農村部推進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要求,突出重點作物和優勢區域,著力打造產業基礎強、規模效益好、科技水平高、生產特色鮮明的種植業生產基地。[詳細] -
五年來,西藏全社會研發經費年均增長17.5%
記者從2023年西藏自治區全區科技工作會議上了解到,過去五年,全區科技界著力提升創新體系效能,持續優化創新政策環境,逐步拓寬創新投入渠道,全社會研發經費年均增長17.5%。[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