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科技助農促增收 葡萄“串”起振興夢 葡萄香飄渭北高原

      發布時間:2023-11-02 10:5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金秋十月,渭北高原上的陜西省合陽縣新池鎮南溝社區一派豐收景象:一望無際的葡萄園里,一串串鮮翠欲滴、顆粒飽滿的“陽光玫瑰”葡萄,經農戶們精心采摘、分揀裝箱,被送往全國各地的客商手中。

        “靠著現代化科學種植,南溝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葡萄村。去年,全村的葡萄產業總產值達到3700萬元,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長3000元,村民過上了富裕的好日子。”南溝社區黨支部書記肖萬順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這樣的變化離不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西農”)的全方位支持和西農派駐南溝社區的第一書記張華海。

        “我來這里,就是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帶領村民發展致富。”2021年,西農管理干部張華海主動請纓,來到南溝社區。當時的南溝葡萄產業經過10多年發展,種植已有規模,但有些問題依然突出,如栽培模式費時費工、產出效益低下、果品質量不高等。

        “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興旺;產業興旺,需要有方向指引。”張華海通過學校為南溝請來了30多名農業領域的專家教授。很快,一份調研深入、謀劃精心的南溝社區“五年發展規劃”出爐。不僅如此,這些涉及小麥、葡萄、紅薯、設施、微生物發酵等領域的專家教授,還成了南溝社區的“導師團”,定期駐村開展技術指導和實地培訓,以便及時解決村民遇到的產業問題。

        秦德紅是南溝村最早的葡萄種植戶之一。2010年,30歲的他回鄉創業,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種了3畝葡萄,“當時都沒見過紅提葡萄,心里根本沒底”。2012年,西農對合陽縣進行定點幫扶。在西農專家的指導下,秦德紅的園子收益逐年增長,2017年種植面積擴大到20畝。

        為了在全村推廣全年綠色防控體系,讓鄉親們真正靠農業技術“賺大錢”,張華海決定設立“示范戶”,用事實說話,“只要農民收入上去了,不愁沒人跟著干!”

        秦德紅聯合兩戶村民,承包了50畝地,成為村里的“示范戶”。兩年里,張華海帶著大伙兒創新經營方式,形成了“合作社+”的“六統一”發展模式:統一規劃、統一籌措資金、統一苗木采購、統一農資服務、統一技術培訓指導管理、統一品牌倉儲多渠道銷售。

        在專家指導下,一套“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產業鏈條模式也在南溝有效運轉起來。產前,利用政府數據分析,為種植戶提供生產規劃、銷售預判等;產中,利用各種先進的生物環境感知設備和信息傳輸系統,實現病蟲害遠程診斷、監控預警,肥、水、藥智能施用;產后,對接電商平臺,為農戶提供產品生產過程展示、期貨預售、在線洽談、訂單組合管理等服務。

        2022年,好消息傳來:秦德紅等5家示范戶的果子采摘銷售,家家收入超過50萬元;另一對夫婦試種的一畝八分地,效益提高了一倍,收益14萬元。

        現在的南溝社區,葡萄種植面積已由最初的80畝擴大到1500畝,品種上除了紅提還增加了“陽光玫瑰”。為了讓種植戶進一步感受現代農業的力量,張華海開始進行南溝葡萄園的智慧化升級,利用學校支持的200萬元為村里建起高效節能的智慧冷棚,并搭建了智慧農業管理平臺。

        “手機上就能操作,真是方便!”38歲的種植戶秦高鋒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通過智慧大棚小程序,查看大棚的溫度和濕度。

        據了解,智慧冷棚配套了水肥一體化、滴灌、補光、雨水節水利用等八大系統,為園區200多個冷棚安裝了自動卷膜機和迷霧系統。“以前靠手動卷膜,一次得20多分鐘,磨得滿手都是泡。現在手機上一點,省時又省力。”張華海介紹,最早時打農藥靠人工,現在手指一按,迷霧系統只需10分鐘就能打完農藥。

        “從露天種植到智慧農業,葡萄品質和畝產都大大提高。遇有連陰雨,也不怕葡萄爛在藤蔓上了。”肖萬順告訴記者,南溝紅提的畝產值從2013年的1萬元提高到了現在的2.8萬元,陽光玫瑰的畝產值則從兩萬元提高到8萬元。

        為了讓規范化種植落地,真正種出“好品質”,張華海設法培養起一支強有力的鄉土人才隊伍。

        “要讓各個領域、各種植階段及各個年齡段,都有專業領頭人。”張華海探索創新“蛛網式管理模式”,由技術專家“手把手”指導10個示范戶,10個示范戶再分別指導10-20戶普通種植戶;同時,常態化開辦農技培訓班,帶動周邊5000余名群眾受益,為南溝培養出32名懂技術、敢創新的新型職業農民,將農業技術真正留在田間地頭。

        利用南溝社區的千噸氣調冷庫,張華海推廣葡萄采后新技術,把葡萄存儲時間延長到春節前后。4個月的存儲費每噸需要800元,但葡萄售價卻能翻倍。他還聯系多地經銷商,建起“京東直采基地”,讓農民足不出戶就能把葡萄賣上好價錢。

        眼看著家鄉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大批年輕人紛紛回鄉種葡萄。“10年前,我一個人管300畝地,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到去年,我手里的地只剩60畝,都被回鄉的年輕人要走了。”肖萬順高興地說。

        村子富起來了,豐富文化生活、提升基礎設施、美化村內環境成了鄉親們最殷切的期望。南溝社區爭取相關資金近500萬元,完成了村部改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升級、行道綠化、污水管網改造等工程。如今的南溝社區,道路硬化平坦、庭院干凈整潔,西農研究生助力團制作的墻體彩繪扮靚整個鄉村……

        “教育是鄉村振興的希望。”在張華海努力下,西農國際學院成立了留學生助力鄉村振興支教團,由留學生為南溝小學的孩子們開辦口語課,線上線下同時授課,保證每班、每周至少一節外教課。

        這一模式還被推廣到其他鄉鎮小學,如今已有11名留學生為全縣累計600余名小學生每周開展口語支教課,不僅擴展了孩子們的國際視野,也讓留學生對中國有了更加多元、立體的認識。留學生支教的故事還被排成話劇,走上了大城市的舞臺。

        “高大明亮的冷棚是南溝村人的希望,寬敞明亮的教室是南溝村的未來。”張華海告訴記者,下一步,南溝社區將以更高的標準、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進一步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加快特色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積極打造鄉村振興的新樣板。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 通訊員 王婷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欧美性69式xxxx护士| 国产亚洲欧美视频| 色婷婷激情综合|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zoom和okzoom在线视频|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久无码| 91精品免费看| 好大好硬好深好爽想要之黄蓉 | chinesehd国产刺激对白| 国产黄在线观看免费观看不卡| a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日本xxxxx高清|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午夜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69式互添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香蕉中文| 91女神疯狂娇喘3p之夜|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55|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曰本女人一级毛片看一级** |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疯狂吃奶freesex| 全日本爽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欧美熟妇WWW| 办公室开档情趣内衣做爽视频|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 chinese帅哥18kt| 日产国产欧美韩国在线|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欧美无人区码卡二卡3卡4免费| 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美女**视频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