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岸風光美 群眾健身忙
晚風吹拂,傍晚時分的河北省滄州市百獅園公園,因鍛煉健身者的到來而熱鬧起來。臨水的木棧道上,老人悠閑散步;園內的健身活動區,孩童歡快玩耍;籠式籃球場里,幾支隊伍輪番對戰……運動的熱情、揮灑的汗水讓公園充滿活力。
百獅園位于京杭大運河滄州段的一個“幾”字灣處,原是兩個城中村。近兩年,滄州市實施河道清淤、征遷安置、垃圾清理等措施,在此建成面積達470余畝的生態公園。園內設置多處全民健身區,配有步道、球場等各種設施。“場地就在運河旁,邊鍛煉邊賞景,太愜意了!”自5月公園正式開放,家住新華區的張女士幾乎天天帶著孩子來逛一逛。
向南直線距離約1.5公里處,是占地更廣的運河公園。太空漫步機、太極推揉器、智能橢圓機、智能自行車……健身活動區里,各式健身器材整齊排列,迎來一撥又一撥健身愛好者。市民劉春恒的家離運河公園僅有100米,晚飯后他經常來此鍛煉,“橢圓機有智能語音指導,鍛煉就更科學了。”
讓運河之美更具運動活力,把健身之樂融入運河生態,體育元素的加入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增亮添彩。“今年,我們在滄州中心城區運河段沿河鋪設健身步道15公里,建設體育場地設施100處。”滄州市體育局群體科負責人繩靜說。
全長216公里的大運河滄州段,起自吳橋縣第六屯村,流經東光縣、南皮縣、泊頭市、滄縣、滄州市運河區和新華區,于青縣李又屯村北入天津地界,蜿蜒穿過8個縣(市、區)。隨大運河一同蜿蜒向前的還有兩側總長度達308公里、寬近6米的堤頂路。堤頂路于去年10月建成,既是大運河文化帶的重要載體,也帶動了全民健身的熱情。在綠蔭下的堤頂路上散步、奔跑、騎行……群眾健身的身影絡繹不絕。
運河滔滔,惠風和暢。今年9月1日,長達13.7公里的京杭大運河滄州中心城區段實現旅游通航,《滄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同日印發,提出“不斷完善濱河自行車綠道、健身步道和休閑座椅等游覽接待設施”。滄州市大運河文化發展帶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未來,我們將圍繞《規劃》內容,結合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大力開展休閑體育活動和全民健身活動,沿運河發展體育健康旅游產業,加快推進體育休閑、體育旅游深度融合。”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7日 1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