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福祉 推動解決問題
人民網杭州7月6日電 (方新軍)近日,在浙江省淳安縣臨岐鎮中藥材黃精種植基地,縣政協委員、當地的農業專家及金融機構的代表,圍繞黃精種植及深加工、銷售等問題,開展了一場點穴式“民生議事堂”協商活動,這也是該縣政協以“小切口”回應“大民生”的一個縮影。
“政協委員跑到田間地頭,為我們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聽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為黃精產業“開良方”,當地農民感嘆,原來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就在身邊,“民生議事堂”很接地氣、很實用。
為更好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職能,推進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淳安縣政協于2021年開始在鄉鎮搭建“民生議事堂”協商平臺。按照“不建機構建機制”的原則,在鄉鎮設立政協委員履職小組,把屬地及就近的政協委員編入履職小組,作為“民生議事堂”的組織實施主體,選取切口小、關聯大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開展協商,助力解決群眾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增進民生福祉、助推基層治理。
“‘民生議事堂’最大的特點是貼近群眾、反應迅速、靈活高效,及時回應群眾的需求。”該縣政協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9月,縣政協委員在調研中發現里商鄉部分殘疾人存在就業難題,該鄉履職小組馬上組織了政協委員、相關企業、殘聯、鄉村干部和殘疾人代表等進行面對面協商,幫助多名殘疾人解決了就業問題。
“民生議事堂”協商平臺搭建以來,淳安縣政協已組織開展“推進‘稻蛙共生’模式促共富”“完善老舊小區電瓶車充電配套設施”“農村老年食堂建設”“解決偏遠山村供水問題”等“民生議事堂”活動100余場,參與的政協委員、群眾等達2000余人次,提出意見建議1100余條。
與此同時,淳安縣政協還持續探索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建設,強化黨建引領,破解基層協商議事力量薄弱難題,形成了“民生議事堂”組織構架一張網、堂所建設“三個有”、參與主體“五到場”、協商流程“七步走”、議事成效綜合評的工作體系。
“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機制、創新載體,高質高效建好用好縣級‘請你來協商’、鄉鎮‘民生議事堂’、村社‘協商驛站’三級協商平臺,為助共富、惠民生、聚共識、促和諧發揮積極作用。”該縣政協負責人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