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21年互聯網財產保險發展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互聯網財產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862億元,同比增長8%,較財產險行業整體保費增速高出7個百分點。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滲透率由2020年的5.9%上升至6.3%。這表明即使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我國互聯網財產保險依然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績。
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互聯網金融行業快速發展,互聯網財產保險迅速走進人們的視野。互聯網財產保險憑借其便捷性、易觸達等優勢,有效滿足了廣大民眾多元化的財產保障需求,在保障民眾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了“穩定器”的積極作用。一方面,通過退貨運費險、航空綜合險、車險等產品,互聯網財產保險能夠為大眾在消費、出行等方面提供多樣化的保障服務。另一方面,互聯網財產保險使金融服務觸手可及,將保險產品的銷售、服務范圍擴展到小微企業、欠發達地區和低收入人群等傳統金融體系難以覆蓋和服務的領域,體現了較強的普惠性特點。
客觀地說,在我國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誕生以來較長的一段時間里,發展不規范的問題較為突出。銷售誤導、強制搭售、費用虛高、違規經營和用戶信息泄露等問題層出不窮,不僅損害了消費者利益,也導致行業信譽度大大下降。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銀保監會接到互聯網保險消費投訴同比增長88.59%,是2016年投訴量的7倍。其中涉及財產保險的投訴居高不下,是產生保險糾紛的重要來源之一。為此,監管部門密集出臺了一系列規范文件,對包括互聯網財產保險在內的互聯網保險業務進行了治理。2021年2月,《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正式實施。同年9月,銀保監會等部門又專門下發《關于加強和改進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就互聯網財險業務的定義、準入條件、經營區域等方面征求意見。
隨著規制的逐漸完善,互聯網財產保險的各項業務開始步入規范發展的道路。行業經營更加規范化,專業中介機構保費占比上升。2021年,專業中介渠道累計保費收入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相比較而言,保險公司自營平臺累計保費收入同比下滑1個百分點;而過去依賴度較高的營銷宣傳引流累計保費收入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當然,在打擊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亂象的同時,也一度使得行業增長出現下降。從單月保費收入來看,2021年下半年呈現明顯的低谷期和調整期,歷經近3個月的調整和整頓。但完善的規制對于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來講是一種長期的利好。事實上,經歷短暫調整后,市場就出現回暖,2021年年底開始,互聯網財產保險的保費收入逐步回升。
當前,盡管面對疫情等不確定性因素的沖擊,但我國的互聯網財產保險也面臨很大的發展機遇。一方面,互聯網仍是眾多財產保險公司的著力點,前景十分廣闊。另一方面,我國居民參加財產保險的比例依然很低,但這也意味著行業發展的空間十分巨大。特別是隨著規范制度的不斷完善,行業的信譽度將持續提高,這將為互聯網財產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持久的動力。
( 作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 李長安)
-
積極發展農業保險和再保險
我國自2007年推行政策性農業保險,出臺相關支持政策,推進農業保險實踐創新活動,農業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詳細] -
盤和林:發展個人養老金,盤活資金池尤為重要
人口老齡化已是中國當前人口結構的一個重要特征,人口結構、經濟和社會轉型后的養老問題,是經濟長期發展和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必須要積極面對和處理的問題。[詳細] -
匡賢明:血脈暢通促經濟循環
可以預期,如果這些政策能夠加快落實到位,將對穩物流主體發揮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考慮更進一步的舉措,采取更大力度、更具溫度的政策舒緩物流企業面臨的壓力。[詳細]